什么是陪审员
2025-01-09 14:46:09
人民陪审员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选任产生,代表人民群众在人民法院参加审判活动的公民。他们与法官一同审理案件,参与事实认定,但不参与法律适用方面的表决。人民陪审员制度旨在保障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促进司法公正,并提升司法公信力。
人民陪审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担任:
1. 年满28周岁;
2. 拥护宪法;
3. 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4.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5. 文化程度高中以上;
6. 不是受过刑事处罚的、被开除公职的、失信执行人员,也不是被吊销律师或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
7. 现职立法、司法行政人员,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不能担任陪审员。
人民陪审员在审判中有以下职责:
参与案件的审理,尤其是事实问题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
在审判长的授权下,可以给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
到相关地方收集证据、资料、线索,提供给法庭参考;
对一些简易案件,当事人提出申请后,陪审员可以单独调解案子,调解结果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