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基准地价是什么

2025-01-10 10:31:19

基准地价是指 政府按土地级别、用地类型或区段位置评估确定的平均价格。它是政府宏观调控地价和进一步评估标定地价、出让底价的基础,同时也是征收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和地产税的依据。此外,基准地价还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投资的决策参考。

具体来说,基准地价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可建设用地范围内,对平均开发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建设用地,按照商服、住宅、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并由政府确定的某一估价日法定最高使用年限土地权利的区域平均价格。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基准地价通常作为考核地价的最低控制线,为政府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时宗地地价评估提供依据。

基准地价更新一般不超过6年,期间可以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更正完善其应用规则,满足当期土地有偿使用地价管控的需要。《基准地价成果应用通知》是《关于更新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准地价的通知》(京政发12号)的有效补充,结合近2年工作实践和我市土地市场供应实际情况,提出基准地价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要求。

总结来说,基准地价是政府根据土地级别、用地类型或区段位置评估并公布的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它是政府进行地价管理和调控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土地市场交易的参考基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