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多情自嘲的诗句摘抄(史上最“自作多情”的诗)
唐诗,如璀璨的繁星,照亮了中国文化的夜空。其文字之美,意境之远,使无数才子佳人为之倾倒,为之沉醉。诗的力量,如同无形的魔法,有时能助人踏上仕途的巅峰,有时又能引发一段美丽的爱情。然而,真正能否实现心中的目标,还需看个人的才情与造化。
在唐朝的辉煌时代,有一位名叫戎昱的诗人,他在韩晋公的手下担任刺史。戎昱才华横溢,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并被召见。命运的轮盘转动,他即将因工作的调动,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前往新的地方任职。

在韩晋公的府邸中,有一位歌姬,她擅长歌舞管弦,容貌如花似玉,戎昱对她情深意切。面对即将到来的别离,两人心中都充满了不舍。戎昱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诗,他递给歌姬,轻声说道:“今晚的晚宴,你一定要首唱这首词。”
夜幕降临,酒宴开始。歌姬宛如夜莺般婉转地吟唱了戎昱的诗词。韩晋公,一位同样热爱诗词的文人,一听之下,立刻被那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所吸引,他好奇地问起这诗的作者。歌姬回答是戎昱所作。韩晋公对戎昱的才华大为赞赏,于是,他慷慨地将歌姬赐给了戎昱,成全了这对有情人。

现在,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首充满魔力的妙诗,感受那文字背后的深情与才情,品味那古老而永恒的爱情与人生。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是戎昱的深情独白,堪称史上最富情感的一首诗。诗的首句如春风拂面,带来湖亭的宁静与秀美,令人陶醉。次句则形容柳条与藤蔓轻舞飞扬,仿佛它们拉扯着我的衣襟,依依不舍。最后两句更是绝妙,黄莺与我早已情深意重,它在我离别时频频啼叫,四五声之间流露出无尽的眷恋与哀愁。

此诗以其独特的离别情怀脱颖而出,戎昱巧妙地借助柳条、春风、黄莺和鸣叫之声,将离别之情含蓄而深刻地表达出来。这些元素看似与离别无关,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充满了情感与灵性。藤蔓拉扯衣袖,黄莺鸣叫送行,仿佛老友之间的真挚祝福,令人感慨万分。
全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景物赋予了生命与情感,构建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在这里,一切景物都与作者心灵相通,展现出天真烂漫、诗意盎然的意境。特别是那个“啼”字,既描绘了景象,又传达了情感,让人深切感受到离别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尽管诗中并未提及家中的桌椅板凳,但窗外的景色却成为了作者最难以割舍的牵挂。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的高超技巧与深厚情感。其实,戎昱舍不得的不仅是故居,更是那位佳人。他通过这首诗巧妙地传递了自己的心声,最终赢得了美人的芳心。这首诗也因此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诗词都蕴含着弦外之音。这既得益于作者的才华横溢,也离不开听者的学识与品味。只有言外有意,听者心领神会,才能共同领略到那份独特的韵味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