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含义是什么
2025-01-11 06:43:24
民法是指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系统编纂的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指一切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
民法主要调整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人身关系:
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人格关系涉及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身份关系则包括配偶权、亲属权等。
财产关系:
包括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财产归属关系主要由物权调整,涉及所有权、担保物权、用益物权等。财产流转关系主要由债调整,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等。
民法在大陆法系现代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中枢地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市民生活的圣经。它不仅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础与核心,还涵盖了个人、家庭、财产等民事关系的各个方面,并规定了诉讼程序、权利保护等法律制度。
综上所述,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国家强制力,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