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长期家暴

2025-01-11 03:56:19

长期家暴是指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行为,这种行为给家庭成员的身体和精神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具体来说,长期家暴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身体伤害:

通过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对家庭成员造成身体伤害。

精神伤害:

通过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对家庭成员造成精神侵害。

性侵犯:

包括性侵犯行为,如性骚扰、性侵犯等。

经济控制:

通过包办、买卖婚姻、借婚姻索取财物等手段,对家庭成员进行经济控制。

长期家暴的法律后果包括:

刑事处罚: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家庭暴力导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事赔偿:

受害者可以要求施暴者进行民事赔偿,包括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离婚:

受害者可以因长期家暴向法院提出诉讼离婚,法院可能会以此为由判决离婚。

建议受害者及时采取措施,如报警、保留证据、寻求法律援助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