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巴厘岛游记 ——与海豚合影的背后

2024-12-13 09:23:38

编者按:

巴厘岛是世界游客向往的度假胜地,当地旅游资源丰富,尤其以自然景观闻名,岛上有多种地貌,海岸与山地共存。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岛上存在众多的野生动物娱乐景点,包括大象、海豚、猕猴、海龟等1300多只野生动物,因此这里也成为了全球旅游行业商业化野生动物娱乐的一个缩影。

在已售卖或被推荐的巴厘岛旅游项目中,与野生动物“零距离”互动项目也“自然”地出现在了旅游公司的产品列表里或者成为旅游平台上推荐的项目,继而动物们也作为旅行照片里独特的“主角”被频繁地分享在社交平台上。那么照片里的野生动物们,它们过的怎么样?亲眼目睹后,我们认为有必要把它们的故事记录下来。

初遇海豚

度假胜地巴厘岛(Bali),成为了我疫情三年之后第一个出境旅行的目的地。巴厘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中部,坐落在赤道偏南一点,于是这次旅程也成为了我第一次跨越赤道的旅行。

印度尼西亚被誉为“万岛之国”,巴厘岛是印尼全国1.7万座岛屿里著名的旅游圣地。于是,当我踏上南半球的这个岛屿时,有一种可以和许多海洋动物相遇的期待。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巴厘岛上一家提供和圈养海豚“零”距离互动的景点。

(海洋公园的价格表:价格不菲的海豚互动活动)

进入这座海洋公园,仿佛来到了一个热带度假酒店的游泳池,游泳池的水是蓝色的,看起来也“清澈”,水池边有座椅可以供游客休息。据介绍,主水池是场地里最大的水池大概有约400平方米,最深处可到10米。这里生活着9 只宽吻海豚,它们被分成了两组分开圈养:一组是5只海豚,另一组是4只海豚。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两组海豚不能都在主水池中游泳,因此总有一组海豚被圈在一个很小的水池中。

我们刚走到水池旁边,海豚们就立即游过来,将头不断探出水面,做出上岸的动作[1],仿佛是欢迎前来的游客。和我们一起进来的游客大多都是带着小朋友的家庭,他们换好了游泳衣,准备和工作人员走到主水池后面比较浅的地方,进入泳池来和海豚“亲密”互动。看得出小朋友们都尤为兴奋。

(前来“欢迎”我们的海豚,自己不断表演上岸)

(海豚“上岸”与游客零距离互动合影)

我站在岸边,看到海豚们在训练员的指挥下和游客一一互动,海豚可以做出拍手欢迎、点头等一些列动作,每做完一个动作,训练员就会给一点食物,是冷冻后再解冻的小鱼。看得出海豚们训练有素,然而表演的动作和其它海豚馆的海豚们的表演技能大同小异。最后为了抓拍最值得纪念的精彩照片,游客还会游到到水池的中间,训练员让2只海豚从他们的头顶飞跃跳过。

海豚为什么可以训练有素

当这一批游客完成了40分钟左右“与海豚互动”的活动离开后,训练人员全部回到了水池边的小屋里。我以为这可能是这些海豚自由休息、与同伴互动的时间,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终于可以在主水池中“畅游”的海豚们,却整齐的全部聚集在主水池的一角,不断地将头伸出水面,一直向训练员所在小房子张望。就如同我们刚刚进来,它们一直在池边张望一样。

于是我又等了20分钟左右,这时训练员们集体走出了小房子,每人手中拎了一桶鱼,原来海豚在等待它们的食物。这时候,训练员放出了上午一直关在小池子中的那一组海豚,而将刚刚与游客互动的那一组海豚被引入小水池中。随之而来的是新的一批游客被领进了场地,他们开始准备更换泳衣进入泳池与海豚互动体验。同时,海豚们也换好了“班”。

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也许每一批游客都抱着与海豚难得亲近一次的想法,但是生活在这里的9只海豚,却一直为获得食物而循环往复。

(为了换取食物,努力配合的海豚,大部分的时间只能在浅水区互动)

目前训练海豚,最常见的方法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用食物来激励海豚做出一系列行为或表演杂技。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些动物而言,只有成功完成指定的杂技动作后才能获得食物。在训练过程中,训练员会故意营造动物的饥饿状态,来强化掌握食物供给的关系,来更好的控制海豚。这种训练方法,很显然已经摧毁了动物自然进食能力和觅食的动力。

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小池子里,海豚在池中绕圈游,重复同一个动作,明显是刻板行为的表现。刻板行为是一种没有明确目的或功能的重复性运动。当动物由于长期受到限制或缺乏自由行动的机会时,催升的压抑状态往往导致刻板行为的产生,这是福利状况不佳的圈养野生动物会出现心理疾病或神经紊乱的症状。目前,仅在圈养动物中才会观察到刻板行为,野生动物从未展示出类似症状。

2017-2023年

巴厘岛上海豚馆的变迁

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最新的报告显示,2017 年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曾经考察过巴厘岛上的三个海豚馆,现均已关闭。据报道,这是由于海豚的生存环境过于恶劣导致政府部门拒绝继续签发经营许可证。此外,巴厘岛开设了海豚康复、救助和放归中心,以便收留这些获救的海豚和未来救助的用作娱乐的海豚。2019 年,一家酒店圈养的4只海豚获救,并于 2022 年被放归野外。然而,并非所有该景点的海豚都能回归自然。

与此同时,全新开设的一家海洋公园于 2019 年开放,就是我们这次参观的景点,其圈养的9只宽吻海豚中,有5只来自一些已关闭的景点。然而这些海豚,仍被用于给游客提供零距离互动活动,包括与游客一起游泳、拍摄“海豚之吻” 照片等。虽然这 9 只海豚的生活条件比之前报道的已经关闭的海豚馆提供的条件稍好,但和它们的野外同类相比,仍然相去甚远,要知道野外的宽吻海豚每天游动数百公里,自由的觅食以及与其它海豚互动。

(度假酒店般的泳池,但和海豚的家相去甚远,没有丰容措施,水泥四壁,只有简单的遮阴网遮蔽烈日)

聚焦海豚

“海豚”一词所指向的并不是特定的物种。“海豚”是对海豚科的一类水生哺乳动物的统称,虎鲸、领航鲸、拟虎鲸、点斑原海豚、宽吻海豚和瓜头鲸都属于海豚科。旅游娱乐业中的海豚通常都是被归入“海豚科”的小型物种。海豚广泛生活于世界各大洋,在内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咸淡水中也有分布,个别种类见于内陆河流。

印度尼西亚生活着世界上超过一半种类的海豚,富饶的浅海与岛屿之间的海峡是这些高智商的海洋哺乳动物理想的栖息地。巴厘岛附近最常见的海豚是印度洋 - 太平洋宽吻海豚(东方宽吻海豚)和飞旋海豚(长吻原海豚)。海豚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集结成大小不一的群体共同生活,因其高智商和敏捷性而为人们熟知。在野外,海豚的活动范围可以延伸数百公里。它们在数量不同(介于数只到30多只之间)的群体中形成了紧密的社会纽带。在野外,海豚可以自由的互动,也可以离群索居。

虽然在印度尼西亚,包括巴厘岛在内,游客有很多机会能够看到野生海豚,但依然有这样的景点以圈养海豚作为营利的工具,吸引游客付费参与。这背后传达出的信号也让前来的游客接受了“生活在游泳池中的海豚没有什么问题”的错误认知。值得担忧的是,调研结果证明许多印度尼西亚旅游娱乐景点的海豚来自于野外的非法捕获。

(海豚与游客零距离互动合影)

作为游客我能做什么?

负责任的旅行是很多游客的选择,而如何做出负责任的旅行选择并没有那么容易。作为游客在旅行规划时,如果涉及野生动物,可以站在动物的角度多做一些思考,以及前期调研。有的时候动物的痛苦往往非常隐蔽和难以发现,比如生活在海豚馆中的海豚,我们得到了一张照片和难忘的体验,而海豚得到的是为了食物而强迫自己成为营利工具的生活。

游客可以通过不参与会造成动物伤害的活动,比野生动物表演,触摸或零距离与野生动物互动的娱乐活动,表达对野生动物责任和关爱。

(野外生活的海豚群落)

名词解释:

【1】上岸(Beaching)是一个海豚表演中的杂技动作, 海豚接到命令后需要完全从水中脱离并俯冲到水池的侧边上,这是违反鲸豚类动物的自然习性的,会造成身体损害。出水之后失去浮力的海豚会承受自己身体的所有重量,造成内脏受压甚至导致呼吸困难。海豚离开水的时间越长,出现中暑和脱水的几率越大。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