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字塔未解之谜的西夏王陵
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中段东麓,陵区内共有9座帝陵,约250座陪葬墓。目前对外开放参观的陵墓不多,因王陵间距离比较远,需乘参观车进入。


到达西夏王陵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匆匆买票后便踏上了参观车进入景区,也记不清楚去的是几号陵墓了,来去匆匆不免有些遗憾。

每座王陵之间有转接车,也有自助车。走下参观车清北提出先去看最远的一座王陵,于是小跑找到乘车点,可惜因为时间太晚,班车已经停运。跋涉千里到达了西夏王陵,不能尽兴多少有些遗憾,兴奋的清北提出骑车前往。


望着远处的王陵,肉眼看去小的像一个土丘,可见距离之远。身处王陵之中,一眼望去寥寥数人,又见天色渐晚,我还是胆怯了,清北也只好陪我放弃前往。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再陪清北去领略一次西夏王陵的别样风采。


走在王陵间,看着黄土夯就的王陵,寸草不生、飞鸟不落,感受不到当年西夏王朝的盛世,反而有些孤寂,心里很沉重。盛极几百年的王朝在历史上只留下了只言片语,与这荒凉的冢包,更多的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不解之谜。
关于西夏王陵有很多的传说:
1.千百年来为什么西夏王陵会寸草不生、飞鸟不落?
我国古代筑城为求坚固,发明过一种夯土技术,采取蒸土、打夯等方式,让土质变得异常密实、异常坚固,可以抵挡钝物撞击、锐物剖挖。西夏王陵陵台设计成锥状,这种形状最大限度避免雨水在陵台上停留、浸入,保持了陵台夯土的干燥。这样,即使偶尔有草籽落下,也因为没有水分而无法发芽。没有草木,自然不见飞鸟。


2.陵区座落于贺兰山脚下,那里也是山洪高发区,近千年来,贺兰山发生的山洪不计其数,但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没有一条山洪沟从西夏王陵园和陪葬墓区穿过。


3.宁夏是地震多发区,建陵近千年来,这一区域发生过多起破坏性大地震,但陵区内黄土夯筑的陵台、角楼、神墙等建筑仍巍然矗立、安然无恙,尽管有地震专家从地质条件上解释陵区之所以能避过地震破坏的原因,但仍让人费解的是近千年前的西夏人是如何将陵区设在这个可以“避震”的地带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