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是什么
弹道分内弹道与外弹道。 内弹道是指弹头在枪膛内的运动 状态;外弹道是指弹头离开枪 口后,其质心经过的轨迹。是本部分介绍的弹道为外弹道。
弹头受火药燃气的推动 离开枪管后,借助惯性向前飞 行,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弹头逐渐偏离原来的飞行方向,弹头的运动轨迹逐变成一条弧线。由 于空气阻力作用使弹头的飞行 速度逐渐减慢,另一方面的地 心引力使弹头落下速度逐渐加 快,因此弹道是一条升幅较长较直,降幅较短较弯曲的曲线。
◆调 校 归 零
弹头沿着一条抛物线的弹 道飞行,然而眼睛通过光学瞄准 镜以一条笔直的视线瞄准目标, 两者并不平行。为了使瞄准线与 弹道在目标处重叠,必须对步枪 进行调校归零。先选定经常遇到的最远和最近接战距离,然后取其中间值作为标准归零距离。军
方狙击手的接敌距离较远, 一般
设定在300~400米;若是在丛林
地带,归零距离会较短;在平原
和沙漠,归零距离会较长。特警
狙击手要顾及人质安全,对准确
性要求更高,通常会设法更为接
近目标,因此选择100米设定。
◆抬 高 枪 口
战斗中,若目标刚好处于归零射距上,那么狙击手只要将瞄准镜的十字线瞄准目标即可。如果目标超出这距离,就需要调校镜外仰角微调旋钮,改变十字线的高低位置,实际上就是设定瞄准角。
在实际战斗环境中,射击时机往往稍纵即逝,且距离 不断变化,狙击手眼睛如果离开目镜来调校距离参数,将会错失射杀机会。因此必须抬高枪口,将十字线瞄准目标上方某一处,保证射击效果。



①若枪管轴线瞄准目标发射,弹着点将可能落在目标前方,目标越远降落量越大。
②为了补偿偏差,枪管需要抬高。使枪管与水平面形成瞄准角,抬高弹头弹道。瞄准角的大小是由弹头在不同目标上 的降落量来确定,目标越远瞄准角越大。
③不同弹道特性(例如枪口初速)的弹头在射击相同距离时,其弹道形状也有差别。这里以M24狙击步枪配用7.62毫 米M118 型枪射击人形靶为例,归零射距400米,选择这距离除了考虑到接敌机会较大外,还因为狙击步枪射击400米 以内人体目标时,该段距离的弹道最高点只有34厘米,只要瞄准人体,弹道没有超过目标高(人的胸膛至头顶约为 50厘米),不必修正瞄准角仍可命中胸膛以上重要部位,足以杀伤敌人。
④ 若目标刚好在归零射距上,弹道与瞄准线重叠,不必修正瞄准角,弹头便可命中瞄准点。
⑤弹道与瞄准线在归零射距上重叠后,受地心引力影响持续向下弯曲,若目标位于500米距离,弹着点将落在瞄准线 下方51厘米处。现实环境里目标通常在掩护物后面,只显露上半身。弹着点落在瞄准线下方意味着弹着点只会击中掩 体。
⑦ 在600米距离上,弹道偏向瞄准线下方达114厘米,如果十字线只瞄准身体中央没有适当修正,弹头只能落在目标 前。
⑥ 为了使弹头命中人体中央,必须抬高枪口51厘米作补偿,相当于把十字线瞄准目标的头颅上方。
⑧ 此时必须抬高枪口114厘米作补偿,瞄准点相当于目标上方三分之一人体高度(64厘米)处。


◆ 射击角
当目标高于或低于狙击手所处位置时,瞄准线与水平面就形成了夹角,称为射击角或俯仰角 。 在射击角比较大的情况下射击,弹道受地心引力于扰较大 , 射 手 若 仅 按 直 线 距 离 作 为参 数, 弹着点将偏高 , 且射击角越大误差越大 。 正确的补偿方法是无论射击角大小,按目标水平距离射击调整抬高枪口才能准确命中目标 。

⑨水平射击时,地心引力G在弹道最高点上与弹头运动 方向成90度角,此时在弹道方向上弹头下落量最大。
⑩大仰角射击时,弹头运动方向改变。但地心引力维持 向下,结果两者所形成的角度减小,地心引力并分解成 两个分力g1及g2。分力g1与运动方向相反,可减小弹头 速度,但对飞行影响不大。分力g2小于地心引力G,所 以弹头下降量较水平射击时小,
①大俯角射击时,分力g2与运动方向一致、可加快弹头 速度,但对飞行影响也不大,分力g1小于地心引力G使弹头下降量同样较水平射击时小
②此图显示了射击角不同、水平距离相同距离目标射击 结果。T1、T2、T3是位于不同高度,并与设计点A直线 距离相同的标靶。弹道1为水平射击,按目标距离A-T2 调校射击仰角,结果命中靶心,弹道与瞄准线在T2处重 合,弹道2为大仰角射击,同样按目标距离A-T1(直线 距离)调校射击仰角,结果弹着点偏移靶心落于靶心上 部,弹道与瞄准线在更远的C1处重合。同样弹道3,弹着点偏移靶心落于靶心上部,弹道与瞄准线在C2重合, 由此可见,无论进行仰角还是俯角射击,弹着点总是偏 高。射击角射击的关键为:不应将直线距离作为射击参 数,射手若有充足的时间,应透通过以下公式,取得目 标水平距离作为修正。
水平距离=cosθ×直线距离
cosθ:射击角余弦值
⑬③若情况紧急来不及进行计算,射手应将十字线瞄准目 标下方来作补偿。通常狙击步枪在射击角不超过正负20 度的条件下进行射击时弹道形状变化很小,水平距离与 直线距离相差不超过4%是不需修正
⑮在大俯仰角观察时,视觉上目标身高短了,不适合作为 测距参考。若敌人面对或背对狙击手,改以肩膀宽度会更准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