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送”,送出“和谐”与“秩序”|“细微善治·法润民心”
3月的古城,风里夹着温柔的香甜,张女士迈着轻快的脚步,漫步在公园繁花簇拥的小径。就在几天前,她还因为离职补偿金的问题而心情沉重。

“叮咚!”一条发件人为“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调解书电子送达短信赫然在目。困扰她半年多的烦心事终于阴霾散去,张女士欣喜不已。
张女士曾经供职的金康公司是一家生产药品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10月,她和同事却突然收到了一纸通知。
通 知
本公司因注册生产的产品已经不符合市场供应需求,渠道销售团队不够专业,无法支撑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公司慎重研究决定,除留用个别员工配合公司后期相关事宜的处理完结,其余员工于2023年11月30日统一办理离职手续。
“我在公司已经15年了,也算是管理层,公司有困难我们也能理解,但一个通知就让我们立即离职,什么补偿都没有,太欺负人了。”
庭审中,回想起收到通知那日的情形,张女士还是有些愤愤不平。
“我也在公司干了8年了,到现在我还没找到固定的工作,孩子马上升学急等着用钱……”
“我们要合理的补偿!”与张女士有着同样心情的还有金康公司的9名前员工。他们在收到通知后,一起提起了仲裁。仲裁裁决作出后,金康公司不服仲裁结果提起诉讼,一审判决后又提起上诉。
“王法官,我们是刚全资收购并接管金康公司的新股东。这10个劳动争议案件是我们接手之前的事,本来应由之前的股东处理,但我们既然已经接手了,也愿意先承担责任。”代表金康公司出庭的新股东张总眉头紧皱,为难地说道,“但是公司刚搬到了新厂址,引进了新设备,账上也确实吃紧了。我们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能不能请法庭给我们调解一下……”
“不行!你们有钱租厂房、买设备,就是没钱赔我们!”
“这事已经拖了这么久了,一分钱不能少!”
眼看着劳动者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合议庭连忙宣布休庭,展开“背对背调解”。

有着多年的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经验的审判长王笑天深知,能打到二审的案子,通常都是因为金额无法达成共识,双方才僵持不下。
一边是准备恢复生产再出发的企业,一边是翘首企盼的员工,如何快速解纷、打破僵局,成了摆在办案团队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王笑天一边思索着,一边翻看着案卷。
卷宗中,金康公司向法庭提交的近期财务报表中,“招聘人员开支”一栏吸引了王笑天的注意。“张总,你们计划招聘员工,恢复生产。如果这10个老员工能够回去继续上班,是不是比新员工更容易上手。”
“王法官,公司也有这个考虑。我们非常欢迎老员工回来工作,公司也能更快地恢复生产。可是我们因为赔偿的事闹得很僵,也没有谈过……”张总积极表态,表示愿意接受老员工回来工作。
张总的态度,让王笑天坚定了调解信心,“张总,从企业的正常经营上考虑,如果无法成功调解,后续企业将面临大量的诉讼压力,重启生产也会遭到阻力,不能只一味的让员工们让步,公司应当在赔偿上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另一间房间,合议庭成员姜华耐心地安抚着劳动者们的情绪,劝说道:“大家也看到了,公司确实资金紧张,要不也拖不到今天。你们都是老员工了,相信也不愿意看着企业就此倒闭。现在公司伸出了橄榄枝,愿意让大家继续返岗工作,希望在确保你们合法权益得以兑现的基础上,酌情考虑公司实际,商定出合理的赔偿金额,公司可以喘口气,大家也有了稳定的收入,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嘛。”
马延环法官顺势拿出计算器,“这样,咱们先算算,或者分期支付,公司压力也小一点,你们也能尽快拿到钱。”
员工们纷纷上前仔细地看着调解方案,一边看向旁边的同事,眼神不断地交流,低声商量着方案的可行性。
“我还想继续上班呢,关系不能搞得太僵了。这方案,我同意。”
庭审中,嚷嚷最大声的小张率先表了态。
王笑天趁热打铁,“大家不要担心,咱们先定个大概的思路,可以约定支付期限和支付比例,商讨好协议的条款,如果不满意还可以再调整。”
法官助理路云龙根据双方的意见,向小张递上刚刚草拟的调解笔录,“您看这样写可以吗?可以的话在这里签字”。
看到有同伴签了字,刚刚还在持观望态度的其他劳动者,也纷纷站起身来。
“法官,您给我也看一下,我这个金额对不?”
“法官,是在这里签字吗?”
……

短短半个小时,员工们按照顺序,逐次签字确认:“公司只要能按时履行,那就最好了,我们也省了很多麻烦。”
一直紧锁眉头的张总也长舒了一口气:“王法官,真的是太感谢了,拖了半年多的案子,没想到当庭就能解决。”
签字、按手印、签订调解协议,历经劳动仲裁、人民法院一审、二审程序的劳动争议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但为民的担当、服务的拓展并没有止步于此。调解结束后,合议庭又特意把金康公司的代表送出法院,叮嘱他们一定要尽快履行调解款项,并为企业送上劳动法规宣传资料汇编和定制化的法律指南,用“最后一送”送上长久的“和谐”与“秩序”。

来源| 西安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