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
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3月31日,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芝麻智能”)发布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收入从2023年的3.12亿元增长至4.74亿元,同比增长51.8%;毛利率从2023年的24.7%提升至2024年的41.1%。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在业务上的多维度突破。2024年,黑芝麻智能的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量产加速,城市NOA也实现量产落地。其A1000系列芯片已在多家头部车企规模化量产交付,基于该系列芯片开发的高速NOA方案已实现全国高速及多个主要城市快速路的覆盖。同时,武当C1200系列跨域融合芯片完成城市无图NOA功能验证,与多家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截至2024年末,该系列芯片已获得多家主流OEM(原始设备制造商)量产定点。
产品工具链算法的持续升级和核心IP的重大突破,也是黑芝麻智能的一大亮点。2024年底,公司发布武当A2000系列产品,该系列芯片原生支持Transformer架构,能高效部署与运行大模型。
依托芯片及解决方案的迭代,黑芝麻智能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财报显示,在商用车领域,公司完成工程环卫车、重载卡车等专用车型布局,升级打造主动安全系统,客户数量和业务体量持续上升。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公司获得多个城市的项目试点,参与交付智驾芯片及算法方案。在智能影像方面,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为行业头部客户提供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产品和技术,并逐步向一线终端厂商延伸。
展望2025年,黑芝麻智能在年报中表示,在深化与头部车企合作方面,公司将加速新客户、新车型开拓,推动芯片出货量和收入提升。在打造开放式生态和布局全球协同业务方面,公司将基于C1200及A2000芯片进行城市NOA智驾方案的研发及交付,构建开放生态,形成高阶智驾全栈解决方案。
此外,在机器人领域,年报显示,公司将发挥技术优势,与多家机器人主体企业合作,预计今年实现芯片产品和方案在机器人领域的批量出货。公司亦计划与头部智能企业合作开发具身智能算法及硬件解决方案,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
对于国产厂商在高阶智驾芯片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王滢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国产厂商凭借优化成本结构和定制化方案,能够满足中低端车型的需求,其产品价格显著低于国际竞品。另一方面,中国相关政策大力推动芯片标准化,加上车企对供应链安全的重视,加速了国产芯片的测试与定点进程。与此同时,国产厂商更侧重于本地化服务和开放生态的构建,这使得它们在市场竞争中拥有独特的优势。
谈及自动驾驶技术未来趋势,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未来几年,自动驾驶技术将呈现全链条升级、端到端技术与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融合、车路云一体化以及高阶智驾功能普及等关键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像黑芝麻智能这类企业有望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持续发力,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